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本部各司局、直属艺术单位:
现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
2022年2月7日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十三艺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按照十三艺节的举办要求,制定总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拓展深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和文艺创作成果,创作展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热情讴歌百年来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精神谱系,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基本要求
彰显时代风貌。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践行为民宗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大高质量文化供给力度,营造艺术融入生活的浓厚氛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群众走进剧场、走进美术馆、走进艺术节现场,力争办成一届“全民参与”的艺术节。
讲好中国故事。着力做强做大中国艺术节品牌,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助力协同发展。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凸显京津冀三地共同承办特色,强化首都全国文化中心核心功能,展现京津冀三地深厚文化艺术底蕴,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成果进行展演展示,助力三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强联合,推动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三)工作目标
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秉承“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办节原则,聚焦文艺精品创作,展示艺术发展成果,促进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演出演播创新,力争实现“观百部大戏、赏千件展品、汇万众活力”。
二、整体安排
(一)举办时间
主体活动拟安排在2022年9月1日至9月15日,整体活动持续至2022年底。
艺术节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预热阶段:时间安排在开幕前一个月左右。举办新闻发布会,京津冀三地举办特色文艺演出及群众文化活动,营造节庆氛围。
2.主体活动阶段:举办开幕式、闭幕式、艺术评奖、特邀剧目展演、美术作品展、演艺文创博览会等六大主体活动。
3.延伸阶段:时间安排在闭幕式后一个月左右。遴选精品剧目、优秀美术作品开展京津冀三地巡演、巡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品牌文化活动,拓展艺术节成果影响力。
4.持续阶段:搭建“云端剧场”平台,提供精品剧目创、排、演、宣、评一体化线上服务,推动京津冀演艺联盟发展,打造“永不落幕”艺术盛会。
(二)举办地点
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高铁沿线及环京津城市为主会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以及周边城市地区开辟分会场,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活动主题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四)办节规模
计划邀请100部(台)左右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演,其中文华奖参评作品70部(台)左右,艺术节参演作品30部(台)左右;群星奖参评作品100个左右;全国特邀及公开征集的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1000件左右。邀请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系统代表团、嘉宾和有关人士参加十三艺节各类活动。
三、主要活动
充分统筹调动中央、地方文化资源,举办开闭幕式等六大主体活动,带动京津冀三地开展10项联动及线上活动。
(一)主体活动
1.开幕式。十三艺节开幕式拟在北京举办,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舞台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创新舞台表现手段,呈现一台精彩的开幕大戏。
2.闭幕式。十三艺节闭幕式拟在雄安新区举办,取意站在未来之城展望下一个百年的宏伟蓝图。闭幕式上,将揭晓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结果,展示文华奖获奖作品精萃,举行中国艺术节节旗交接仪式。
3.艺术评奖。组织开展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九届群星奖现场演出和评奖活动。天津市、河北省组织文华奖、群星奖参评作品演出。北京市举办第十九届群星奖颁奖晚会。
4.特邀剧目展演。除文华奖、群星奖参评作品外,再邀请30部(台)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创的优秀剧目(含港澳台剧目)参加十三艺节演出。北京市组织特邀剧目演出。
5.美术作品展。在北京市举办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在天津市举办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河北省举办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后期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开展京津冀三地巡展。
6.演艺文创博览会。在天津市举办全国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通过成果展览、作品展示、项目推介、产品交易等形式,搭建综合性演艺及文创产品展览交易服务平台。
(二)联动活动
7.品牌文化展演。京津冀三地整合品牌文化资源,联合举办中国戏曲文化周、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关汉卿戏剧演出季等活动,推动戏曲、话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交流与合作。
8.艺术普及展览。京津冀三地拓展利用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创园区等公共空间,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美术展、工美展、雕塑展、民俗展、非遗展等展示活动。
9.群众文化活动。京津冀三地在主会场、分会场城市举办10场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北京市2022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天津市第七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河北省“大地情深”优秀群众作品巡演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
10.青年艺术创作周。京津冀三地联合艺术院校,搭建青年艺术人才交流平台,鼓励新人新作,以剧本朗读、展演展示、原创新作单元等形式参与艺术节。
11.特色文旅融合线路。京津冀三地以十三艺节演出展览场地、活动为目的地,以艺术节精品演出、展览为串联,推出“艺术之旅”“美术馆之夜”等精品旅游线路,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
12.特色文化消费集聚区。京津冀三地联手推介100个“网红打卡地”,开发文化内涵和时尚元素兼备的文创商品,推动打造实景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演艺,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
13.学术交流研讨。聚焦演艺发展、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系列学术交流、艺术评论等活动,为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三)线上活动
14.精品剧目线上演播。利用“互联网+演艺”模式,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国艺术头条”微信公众号、“文艺中国”视频平台及央视东方大剧院、腾讯、优酷、快手、抖音、北京日报客户端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演播、在线直播等。积极探索海外媒体传播渠道,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5.网络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各类媒体资源,构建新闻发布、大众媒体、自媒体传播矩阵,用好文艺新网红、网络大V等队伍。搭建艺术节网站、开发微信小程序,面向全社会征集十三艺节吉祥物、专用标志、宣传用语等。
16.艺术科技融合平台。探索应用5G+8K超高清、AR/VR/MR等先进适用技术,建设“云剧场”,举办“云展览”,打造一批演艺、美术、书法数字化展示示范项目。
四、三地分工
(一)北京市承办内容
开幕式;特邀剧目展演;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第十九届群星奖颁奖晚会;其他活动。
(二)天津市承办内容
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戏曲类);第十九届群星奖评选(戏剧、曲艺);演艺文创博览会;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其他活动。
(三)河北省承办内容
闭幕式(雄安新区);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音舞类、话剧儿童剧类);第十九届群星奖评选(音乐、舞蹈);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其他活动。
五、组织机构
(一)成立十三艺节组委会
拟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组委会主席,由文化和旅游部、京津冀三地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任组委会执行主席、副主席。组委会负责对艺术节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宏观决策、检查监督和总结表彰。
(二)成立十三艺节执委会
文化和旅游部、京津冀三地党政分管文化艺术领导为执委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京津冀三地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副主任,各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执委会负责统筹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审议筹备工作整体方案及专项工作方案,协调推进各项服务及保障工作按期落实。
执委会下设办公室、大型活动与剧目演出部、文华奖评奖工作部、群星奖评奖和群众文化活动部、美术展览部、演艺文创博览部、文艺创作推进部、线上活动与技术部、监督部、新闻宣传与评论部、场馆保障部、接待与后勤保障部、安保与交通保障部、疾控与医疗保障部、财务与监察审计部15个工作部门,由各相关单位按照工作分工共同参与构成。文化和旅游部、京津冀三地分别提出相应组成人员名单,并按分工负责日常工作落实。
京津冀三地应对应执委会所设工作部门,组建本地的相关工作部门。
六、经费保障
京津冀三地承办的十三艺节活动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各地财政予以解决,文化和旅游部适当补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依法合规、统筹兼顾、精打细算、开源节流”的资金使用原则,严格控制各项活动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服务保障
认真做好场馆维护、环境美化、安全保卫、食品安全、检验检疫、接待、交通、通讯、电力及志愿者等服务保障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八、疫情防控
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制定十三艺节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严格落实活动相关人员、相关场所的疫情防控要求,压紧压实责任,把责任落到具体单位、每名人员、各个环节。
九、管理监督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制度规定,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加强审计监督,对各项资金使用实行全程审计;严格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